Tuesday, November 17, 2009

一年四季調養 (2 ) 秋冬

一年四季,春養肝,夏養心,秋養肺,冬養腎


秋養肺


秋天需要特別注意哪方面的保健呢?世界衛生組織針灸醫師、國家外派的海外中醫師聶慧榮老師,提醒健康大哉問的觀眾朋友,秋養肺,肺經是五行之首,肺氣調好百脈就順,肺好脾胃就好、腎臟就好,代謝好、消化好,肺跟心臟又是循環系統,兩者結合之後,產生人的氣機,注心行血,所以秋天保養很重要。如何保養?請細看節目內容。




新唐人電視台 http://www.ntdtv.com

健康大哉問:秋季的常見疾病
秋天常見的疾病是呼吸道問題以及腸胃和皮膚問題,另外秋天也特別容易引起憂傷的思緒,健康大哉問邀請到世界衛生組織針灸醫師、國家外派的海外中醫師聶慧榮老師從中醫角度追本溯源,由有趣的夏、秋蟬鳴的比較到深入的醫學觀點,能解開許多秋天疾病及保養的謎團,您上可以上知道的保健資訊,都在健康大哉問節目中,千萬別錯過!



新唐人電視台 http://www.ntdtv.com

秋季飲食養生之道

(楊維傑 中醫)

飲食方面特別要注意滋陰潤燥,減少攝取辛辣食物,少吃瓜類,為即將來臨的冬季做好準備。

時序進入陽曆九月,已經有點秋意,中醫認為秋季是由熱轉寒、陽消陰長的階段,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夏長而秋收,因此,秋季的養生重點以「收養」為主,俗語說:「秋冬養陰」,就是說要保養體內的陰氣。怎樣保養陰氣呢?主要就是防燥護陰。由於秋日天高氣爽,久睛不雨,空氣乾燥,最易發生「燥」邪,中醫學說:肺與皮毛相應,與大腸表裡,當空氣中的濕度下降,肺大腸及皮毛首當其衝,就易發生一派乾燥之象,如口乾、脣乾、鼻乾、咽乾、舌乾、大便乾結,皮膚乾燥裂口等。肺受燥邪侵犯,則功能受影響,輕則乾咳少痰或痰黏難咯,重則痰中帶血。

而且因為秋季日夜溫差較大,風涼氣燥,易令人致病,體弱之人最易罹患感冒、鼻咽喉部及呼吸道疾病。秋天養生之道,除了注意生活起居(秋季氣候宜人,最適宜鍛鍊,早晚應適當增加衣服,但不宜過暖,以增強入冬前機體抗寒能力)方面的調攝對滋陰潤燥最有幫助。

多吃些能滋陰潤燥的飲食

元代忽思慧在《飲膳正要》說:「秋食麻以潤其燥」。麻就是芝麻,有很好的潤燥作用。「潤其燥」是秋季養生大法,但並不局限於芝麻,可多喝些開水、淡茶、豆漿、牛奶等飲料,多吃些銀耳、百合、蜂蜜、梨、柿子、藕、西洋菜、番茄、蘿蔔等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。切忌多食燥性食物,如炒炸火烤食品及熱性食物如人參、鹿茸等,這類食物易誘發肺胃生熱,耗傷陰血,容易引起或加劇呼吸系統的疾患和喉痛、口乾等熱燥之病。

要少辛增酸

辛辣食物除加重燥熱,易產生脣乾、口渴、咽痛、痔瘡外,也能加強秋金之氣損傷肝臟功能,因此,在秋天要增加點酸性食物的攝入,增強肝臟功能。秋天一定要少吃帶辛味的蔥、蒜、薑、椒、茄等食品,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,如葡萄、蘋果、石榴、檸檬、柚子、山楂、楊桃等。

要少吃瓜類

《法天生意》說:「立秋後十日,瓜宜少食」。俗語說:「秋瓜壞肚」,立秋之後,不論是西瓜、香瓜、菜瓜都不能咨意多吃,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。還有許多養生著作都強調秋後應少吃或禁食生冷。

早晨可適當飲粥

明李挺說:「晨起食粥,推陳致新,利脯養胃,生津液,令人一日清爽,所補不小」。粥能和胃補脾,潤養肺燥,在煮粥時加入梨、蘿蔔、芝麻、菊花等食藥俱佳的食物,能收到良好的益肺潤燥效用。

中藥滋補

秋季進補非常重要,一是在炎熱的夏天消耗較大,身體相對稍顯虛弱,二是秋天乾燥易傷陰津,在秋天要適當進補,其基本原則是應滋潤,切忌耗散,常用補藥有西洋參、沙參、天冬、玉竹等。皆能滋陰補液,進食芡實尤有意義,它可調整炎夏消耗的脾胃功能,脾胃充實後,吃其他補品或食物就較易消化及吸收。

藥膳保健

一些藥膳能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,不妨在乾燥的秋季常吃一點,就能有效防止燥邪對人體的侵襲,例如:

一、麥冬黑芝麻飲──麥冬一兩、芝麻二一兩,加水煎熬,加白糖調味,分次服用。

二、荸豆漿飲──荸薺汁一○○CC,豆漿一○○○CC,混勻,加白糖適量,煮沸飲用。

三、百合蜜汁膏──百合四兩,蜂蜜一兩,拌勻,蒸至熟軟,飲汁並嚼食百合。(回頁首)


冬養腎

冬季飲食養生之道 (楊維傑 中醫)

冬季飲食養生之道

補充熱源、無機監、蛋氨酸食物及維他命ACB2,並忌生冷,有助抗寒防止冬日疾病。

又是寒冬季節,怎樣飲食攝生及進補,又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,下面就來談談這方面的問題。

冬季飲食攝生要則

冬季天氣寒冷,能影響人體:

1. 某些激素分泌增加,消耗熱能,促進蛋白質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;

2. 胃液分泌增多,胃酸增高,較易飢餓,吃進的食物也較易吸收;

3. 排尿增多,鈉鉀鈣等無機鹽排出亦增多,尿液中肌酸排出亦增加;

4. 天冷易有皮膚乾燥乾裂、脣炎及口角炎等。針對這些特點,冬季飲食應注 意:

一、宜多補充熱源──應保證蛋白質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充分供應,以維持熱能,耐受低溫。其比例分別以十三~十五%、二十五~三十五%和六十~七十%為宜。以瘦肉、雞鴨肉、雞蛋、魚、牛奶、豆類及其製品等為主。冬日並且不宜進餐過晚,較易引起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。


二、應適量補充無機鹽──無機鹽缺少會增加怕冷程度。冬季應多吃含根莖類的蔬菜如蘿蔔、胡蘿蔔、藕、大白菜、青菜、山芋等,這類菜的根莖中含無機鹽較多。尤其要補充鈣,能提高禦寒能力,牛奶、牡、蝦皮、蛤、花生中含鈣較多。


三、應補充富含蛋氨酸食物──由於冬日尿中排出肌酸增加,合成肌酸需賴甲基,而蛋氨酸通過轉移作用能提供耐寒的必須物質甲基,因此,冬日應多吃些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,如乳製品、酵母、芝麻、葵花子、葉類蔬菜等。


四、宜多吃些富含維他命ACB1的食物──維他命A能增強耐寒力,胡蘿蔔、動物肝臟、南瓜、番薯等含量較多。維他命C能提高耐寒冷適應力,保護血管,新鮮蔬菜及水果都有豐富的維他命C。維他命B2(核黃素)缺乏會引起口角炎、脣炎。可多吃牛奶、蛋、動物肝、豆類等。


五、飲食忌生冷──食物應趁熱而食,可攝入較多熱量禦寒,尤其是火鍋。可以羊、牛、豬、雞等肉類及海參、大蝦等為主料,有調補人體陽氣的作用,但尿酸偏高的則要少吃海鮮火鍋。切忌生冷食物,也要少吃冷食,但如有上火現象時,則不妨少吃點無妨,過量則會損傷脾胃。


六、宜多吃溫熱性食物──溫熱食物可促進血液循環,提高禦寒能力,有些人冬天手腳特別冰冷,更應吃些這類的食物,例如羊肉、狗肉、牛肉、火腿、韭菜、大蒜、生薑、青蔥、辣椒、胡椒、蘑菇、栗子、胡桃、荔枝、桂圓、杏脯、松子等,尤其是羊肉、栗子、韭菜、胡桃等較易常食而有效。


七、宜適當進補──冬季進補應、注意到下面幾點:


1. 進補要根據體質:應根據陽虛、陰虛、氣虛、血虛等不同的體質予以 針對性的進補。

2. 進補不可過急:不可圖速效,要有耐心的服用,並應適可而止。

3. 要注意「虛不受補」,即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佳,無法吸收,要調和脾胃 才能進行調補。

4. 有風不可補:感冒不宜補,要先治好感冒再予進補。

5. 藥補之外莫忘神補:為了使進補能更有效地吸收,必須做些適當的運動( 要避忌風寒注意感冒),並練練氣功、靜坐、太極拳等調整心身。

節氣時令養生

冬季飲食養生之道
秋季飲食養生之道

夏季飲食健康
端午習俗話養生

 自2009年五月起由楊維傑醫師秉承過去在台北三大報(中國時報、聯合報、自由時報)及其他報刊撰寫養生保健專欄之濟世服務精神,為各位朋友撰寫簡單易讀之防病保健養生專欄,內容包括:防病保健智慧、養生食療寶典、瓜果蔬菜養生、痛症防治百解、臨床診餘醫話等。將於2009年5月第一週起每月刊出數題,另外也將配合季節時令而有其他題目刊出。


關於楊維傑中醫
http://www.drweichiehyoung.com/chinese/index_c.html

No comments: